南粤古驿道的古树文化挖掘--省林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在行动

2020-12-18 本站

201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,保护活化古树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。近两年来,我院充分发挥林业生态科研优势,积极调动院内人才资源、技术资源,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沿着驿道沿线挖掘南粤古驿道的古树文化资源,为驿道生态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多的“造血机能”。据悉,韶关乐昌坪石一带发现2株古树,但具体种类及生长状况不明。

12月14日,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唐洪辉教授级高工、何春梅高级工程师、黄钰辉副研究员、黄华毅博士闻讯后,立即赶赴现场,在乐昌市林业局的大力协助下开展详细调查,进一步厘清古树生长状况,并针对性制定行之有效的古树保护方案。

经现场调查、标本鉴定和村民走访,特派员最终确定较大株古树为榆科朴属的朴树,稍小株古树为蔷薇科石楠属的贵州石楠。

朴树高17.5 m,胸径97.7 cm,整体生长势正常。重心偏向坡底方向,遇强对流天气有倒伏风险。主干基部外观正常,未见明显空洞,但树干高8 m处有腐烂现象,高处主干有侧枝断裂后形成的树洞,直径较大且易通过雨水冲刷形成贯穿树洞,一条主侧枝被雷击断裂,在枝条3 m处断裂,整株枯枝较多,易掉落砸伤村民,主干和侧枝有大量槲蕨、薜荔等附生植物,未见其他明显病虫害危害。

贵州石楠树高15.5 m,胸径64.0 cm,整体生长势正常。重心中正但偏高,遇强对流天气有倒伏风险。主干从基部以上有4~5 m贯穿空洞,底部只剩韧皮部和部分木质部支撑,树洞中有过火痕迹和白蚁严重危害痕迹,整株底部侧枝枯枝较多,易掉落砸伤村民,上部侧枝生长旺盛,未见其他明显病虫害危害。